但是,实际上,在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中,一方面,我们不能用静态的眼光看待贸易术语,如有一个微友说,不结合付款方式来谈论贸易术语是耍流氓;其二,风险实际上意味着不仅仅是货物的损坏或丢失;三是许多买主卖方并没有真正地通过所谓的贸易术语甚至合同来约束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但是即使对方打破了,我们也不能再这样做,那我们又如何呢?国际性的贸易争端很难用诉讼来解决,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尽量放在谈判桌上解决。
因此,作为卖方,我们不能依赖于所谓的合同或贸易条款,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考虑到所有的潜在风险,并尽量减少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回过头来看,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哪一种风险更高,CIF还是FOB?说不清楚,我的意见是,因为这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此,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是看谁能想出更多情况下的不同考虑。
认为FOB风险高主要有几个方面
1.如果是后付款,货代很容易与买主串通,在买方没有支付尾款的情况下向买家放款。
2.如果客户最终拒绝提货,FOB指定的货款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无论退货还是转卖,操作都很麻烦,容易产生滞纳金。
3.在FOB情况下,客户指定货代的当地费用,往往高于CIF情况下用其货代。
4.就CIF而言,如果由于生产不及时而导致交货延迟数天,可以申请LATECOME以满足信用证的交货要求,但就FOB而言,要获得货代对卖家的额外支持是困难的。
要说CIF高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
1.CIF过程比较复杂,而且越复杂越容易出错,而且可能出现错误。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买家要求1月15日前装运,因为15日后GRI运费会上涨。以FOB为例,由买家指定的货代订舱,结果订不到导致要退一水船,运费涨了500美金/柜,则责任不在卖方。但是如果是在CIF的情况下,这种责任就会恰当地推给卖方。
CIF将负责货物运抵目的港并在货物运抵之前由买方负责。这句话在理论上肯定是错的,即使CIF货一旦过了装运港船舷,责任和风险也会转嫁给买方。但是实际情况,这一点当然也要根据不同的客户而定。而且在CIF的情况下,即使出现亏损,保险公司也会介入,最怕做CIF结果忘记买保险,或是存侥幸心理而不买保险,我有一个朋友在做CIF时忘记买保险,结果船还是撞到了礁石,而且她的货柜掉进了水中,结果责任全落到了卖方身上。
概括:
首先,无论FOB、CIF还是其它,都不是静态存在,我们必须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来考虑,比如付款方式等等。
FOB和CIF,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实际上是以发票为节点,但CIF由于卖方掌握了货款,货物所有权的把握更加牢固,特别是货物后付款的情况。
货代是国际贸易中很重要的一环,谁掌握了货代,谁就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其实我倾向于卖方尽量做CIF。以前我做销售的时候,每一次发货之前,我都会把CIF的价格报给客户参考,而做CIF有时会给卖方带来额外的利润。
同理,作为买家对FOB也有较多的倾向,除了掌握主动的考虑外,更多的是海外货代从海运到进口的基本服务,从沟通到操作,都能给买家提供更多的方便。